
杠杆股票怎么操作 江山壮丽 我说黄河丨4000多年前的一碗面,从喇家遗址的喇流香“拉流香”说起
实盘股票配资平台
发布日期:2025-03-21 22:56 点击次数:136
央广网杠杆股票怎么操作
江山壮丽,我说黄河。我是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蔡林海。你见过保存了4000多年的“长寿面”吗?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面条的国家?今天我们就从出土于黄河上游青海。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蔡林海
2002年11月22日,在一次考古发掘中,我在喇家遗址东区F20房址地面上发现一个双耳陶罐,下面斜压着一只倒扣的陶碗,揭开陶碗的一瞬间,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在一坨沙土的顶端,有一团卷曲缠绕的条形物,它粗细均匀,长约50厘米,宽约0.3厘米,薄如蝉翼的外壳泛着淡黄色的光泽。“会不会是一碗面条?”这是我看到条状物体的第一想法。
喇流香“拉流香”
展开剩余80%喇家遗址出土的4000多年前的面条
后来这些条状物体被送到北京的实验室,证实了它们的成分以粟(也就是小米)为主,并混合有少量的黍(也就是黄米),还发现了油脂和维生素成分,这与植物考古学者据植物种子推测的喇家遗址齐家文化农业特征相吻合,也意味着我国先民在4000年前已经能够熟练地制作面条了。专家分析,当时灾难发生时,暴雨洪水咆哮而来,泥石流冲入房屋,迅速将屋里的一切掩埋,碗倒扣在地上,瞬间形成了密闭的真空环境,因此这碗面得以保存了4000多年。
喇流香“拉流香”
喇家遗址博物馆还原遗址场景
也正是这碗面,让我们得以一窥4000多年前黄河上游先民们普通生活的一个细节。而这也只是喇家遗址带给世人的众多惊喜之一,是母亲河孕育华夏文明的冰山一角。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是黄河上游史前时期以齐家文化为主的大型聚落遗址,发现于1981年,在1999年到2019年这20年里经历过两次大的考古发掘,这也是我的重要工作之一。这里有高等级墓葬、小广场、覆斗形祭坛、壕沟、彩陶提梁罐、陶窑等。看着它们,我脑海里几乎能清晰地浮现出4000年前这里的聚落生活场景,那是喇家先民所创造出的璀璨物质文化和神秘精神世界,是黄河上游史前文明的珍贵记录。
喇家遗址博物馆
2018年5月,喇家遗址博物馆建设完工,博物馆集中展示了遗址内出土及征集的文物珍品260余件。今天来到海东的人,都有机会静静赏鉴4000年前河湟地区先民生活图景的画卷,探寻母亲河的悠远过去。
喇家遗址博物馆内部
4000多年沧海桑田,曾经温暖潮湿的河湟地区也变得干燥凛冽,但黄河依然在流淌,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这里的农田面积不断扩大,最终成为沃野千里的一方热土。如今民和县所在的海东市,是青海省东部重要的农业区、小麦产区。面条的制作技艺也在不断发展,小麦代替了当年的粟和黍,拉面也成了青海省重要的名片之一。
“拉面之乡”——青海海东化隆回族自治县
如今海东化隆回族自治县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拉面之乡”。据统计,目前化隆人所开的拉面店已达到近两万家,遍及全国270多个大中城市及海外11个国家和地区。
喇流香“拉流香”
拉面师傅正在制作拉面
从4000多年前的一碗面条到今天的“拉面之乡”,这条曲折的黄河水滋养着中华民族儿女生生不息。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鄂崇荣】
喇家遗址当中出现的4000年的面条,还有发现一些油脂,当时他能做出这种面条,说明那时候农业还是比较成熟了,他这个饮食文化还是比较丰富的,它这种制作工艺还是相对比较复杂嘛,由此可推断,当时这些原始先民生活生产是有一定的文明程度,也是对面条起源于中国的有力证明。
之前一些学者认为面条是从意大利、阿拉伯这些地方传过来的,推测有近2000年的历史,而喇家遗址面条保存了4000多年。我觉得这对研究黄河文化里的饮食文化有一定意义,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这也恰恰说明了黄河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季苏平 柴华
记者丨陈宇 毛保武
编辑丨陈宇 王羽晨
音频制作丨单丹丹
视频导演丨陈宇
后期制作丨孙桓
设计丨宋瑜珊 苏倩
学术顾问丨任慧
专家统筹丨高琰鑫
学术指导单位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
鸣谢丨青海海东市委宣传部海东电视台杠杆股票怎么操作
发布于:安徽省Powered by 实盘股票配资平台_专业股票配资_短线炒股配资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